“同心”集智聚力    丁庄华丽蜕变
——“同心工程”丁庄村实验区五年更始路
 
 
位于司徒镇最南端的丁庄村,地属丘陵地区,虽然坐拥丹西公路、122省道贯穿全境的区位优势,但却是村容村貌、村级经济等“软件”、“硬件”都不乐观,是无可争议的“需要帮扶”的村集体。然而,近年来,无论是久居此地的本村人,还是偶然路过的相邻者,亦或是慕名而来的陌生人,都看到了丁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从前的丁庄是‘脏乱差’,那如今的丁庄可就是‘净齐优’!”每一位见证者都说,丁庄之所以能够蜕变,全是“同心工程”之功。
感恩——
丁庄受益者,句句谢“同心”
虽然各个自然村的村中小道并不都和主干道同样宽阔,但驱车而行却是丝毫不成问题的。“丁庄以前的路可没现在这么好走,各村大多是土路,晴天一身灰、夏天一身泥,难得有几条水泥路,也都是只能勉强走一辆汽车,更别说会车了。”车行一路,亮点纷呈。不论是已经完成许久的“更新换旧”工程,还是刚刚完工或正欲动工的新建工程,享受福利的周围百姓都是赞不绝口。
“你看,我们这儿的健身广场是刚弄的,完工不到一个月,听说也是‘同心工程’给搞的,我们能不高兴嘛!”颜村一位村民刚刚在村中池塘洗完菜,路过新修的健身广场,热心地上前给来人做介绍。“以前这儿就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又脏又惹蚊子,住在旁边的几户人家真是头痛的不得了。现在可好了!脏乱差没了,弄成平整的广场了,听村干部说过两天还要装健身器材,这几户人家又变成大家羡慕的对象了!”这位村民说,虽然村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同心工程”具体做了多少事,可是人人都知道“同心”给大家带来了“舒心”,没有人不说“同心”好的!
毛甲村的村民毛纪双是位退休村干部,年近花甲的他见证了几年来“同心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用不着不大而范地说‘同心工程’为村里做了啥,我就可以以村民的身份感受到身边的实在变化。以前田里浇个水要兜兜转转,几经折腾,还不一定能浇好,现在可不一样了,渠道要么是新建的、要么是整修好的,老百姓几乎都是随手就能取水用。还有村里的道路,大家伙都是有目共睹,谁家条件好买了车,直接都能开到家门口。”毛纪双说,除了“硬件设施”上的升级更新,“同心工程”还开展了送医送药进村子的活动,这让百姓们大为称道。“接连几年都有免费送医、送药、体检活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可高了,没有不说好的!”
即便不像毛纪双一样作为干部而熟知村级各项事务,但丁庄知晓“同心工程”的村民却比比皆是。“我不说旁的,就说我家门口吧,2000年装的路灯,这么多年下来老的老、坏的坏,甚至一刮大风灯就集体不亮。去年‘同心工程’把我们村里的路灯全部整修了,还新修了健身广场、装了健身器材,现在一到吃过晚饭的时间,全村人都爱出来散散步、健健身。”河西村村民孙锁川今年70岁,河西村只有130户左右人家,以前晚上大都各自在家看电视,可自从“同心工程”让路灯亮了、广场建了,各家各户都改了习惯,天天晚上都要出来“碰碰头”,村里热闹不少。
酝酿——
共识集众智,“同心”汇力量
丁庄村里人人说、人人谢,那“同心工程”究竟是什么?
2009年前后,多年帮扶贵州毕节地区的中央统战部开启了‘同心工程’建设。到了20113月,中央统战部又召开了统一战线‘同心’品牌研讨会,明确把‘同心’品牌从‘参与毕节实验区建设’上升到整个‘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上来,对打造‘同心’品牌的重要性、必要性、基本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具体部署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丹阳市委统战部积极响应中央、省、市统战部的号召,首先在“思想统一”上花了大气力。市委统战部先后举办了“重温历史,同心同行”报告会、“风雨同舟,同心同行”座谈会、“以史明鉴知党恩,坚定信念跟党走”读书会等活动,以此深化认识“同心”思想,使全市统一战线成员领会实施“同心工程”是贯彻落实“同心”思想的重要举措。
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市的“同心工程”也按照既定议程推进。2010年下半年,我市正式开始酝酿‘同心工程’的筹备工作,实验区选址、建立领导小组、明确建设目标,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丹阳成了镇江范围内的“独一个”,真正自立自为、将“同心”思想付诸实践的,最终统战部将司徒镇丁庄村确定为“同心工程”实验区。
即使距今已有近五年时间,但丁庄村党委书记杭和秀却依然记得统战部与丁庄实地对接的情景。“2010年年末的时候,大冬天,下着雪,路面都冻着,人、车都难走。统战部的领导带着统一战线成员一行人来到我们这儿,进村下田,也不怕冷、不怕滑到,就为了摸清楚实际情况,其实当时我看着就特别感动。”杭和秀说,位于司徒西部的丁庄村是由原来的丁庄、毛甲、尤区、戴巷、河西、颜村6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境内122省道和丹西公路纵横而过。全村人口4000余人,耕地面积7000余亩,半丘陵地貌,属于茅山革命老区。完成合并后,丁庄村党委设6个党支部,并有57个村民小组。据统计,2010年丁庄村级固定收入约20万元,农民年收入同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整体而观,丁庄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发展滞后;农业效益比较低,公共农业(水利、道路)设施欠帐较大,基础较差;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自主创业水平不高,在我市属于需要帮扶的村集体。
“条条框框”均符合实验区标准,丁庄村被定为“同心”工程实验区自然合情合理。
为了把实验区打造成“同心”品牌,统战部广泛调动了一切可借助、可利用的社会力量。除了统一战线成员单位,还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希望有意愿、有能力的集体或个人都加入到‘同心工程’实验区的建设。凝聚了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联络小组、非公经济等统一战线成员以及水利局、体育局等单位部门全方位的力量,“同心工程”才有了扎实推进的巨大底气。
践行——
五年“同心”路,丁庄大变样
正是有了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作用的聚集,丁庄村的“同心”品牌也成效显著。“针对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较多的情况,民主党派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送书、送医、送科技’等‘同心’活动,累计向丁庄村贫困家庭捐款18余万元,为丁庄村修建了一所村级图书室;沃得、鱼跃、丹凤、万泰、万新、丹毛、润阳伟业、常诚汽车、肯帝亚木业、华宇灯具、奥尔帝光学、水中仙、金本控股、温州商会等十四家非公经济企业及商会用‘感恩回报’行动践行‘同心’思想,先后用45万元,通过捐赠、投资、项目扶贫、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同心’工程丁庄实验区的建设中;此外,统战部围绕‘三解三促’、‘创先争优’、‘三争一创’等活动要求,积极把丁庄村纳入‘扶村帮户’对象,发挥统战部的人脉优势、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和丁庄村党组织共同开展了‘打造一个好支部,建设一支好队伍’的党建同行活动。”统战部直接引导的丁庄村受益单不胜枚举,快五年的“同心工程”建设,驱散的是丁庄人开始的怀疑,留下的是丁庄人对“同心”工程这个品牌的高度认可和高度信任。
“每一个丁庄人都见证了‘同心工程’给村子带来的变化,每一个丁庄人都期盼新一年的‘同心工程’办事计划会进一步惠及到自己。”杭和秀说,正是因为亲见、亲享了福利,“同心工程”在丁庄才被百姓们更为珍惜。
2011年,新建颜村、戴巷村标准化球场各一座、公厕一座;完成了毛甲的10件套健身器材和活动广场一处;对徐墓里自然村车辆进出难的一处塘坝进行加宽重建,并铺设水泥路;由统战部牵头、水利局实施,新建改造水渠3200余米,开挖2个各10亩的蓄水池;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历史上从未清理过的颜村河沟进行清淤达3000余米,清淤35000立方。
2012年,解决了戴巷村进村道路难问题,利用渠道整体的基础进行了道路加宽,完成了戴巷村和许马里的水泥路建设;对尤区的进村道路进行了加固改善;协同水利局完成再建水利工程,颜村至徐墓里的塘坝加固工程280余米。
2013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络小组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将书送至戴巷村老年活动室,开设农家书屋,捐赠书籍1600余册;送药至毛甲居家养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用药;对贫困家庭上门看望,送上慰问金;为丁庄村、戴巷村健身广场增添运动健身器材一套。
2014年,对原丁庄村旧医疗保健站进行改造;对颜村、河西村的健身广场进行配套建设;对颜村的用水塘进行淤泥清理;全面修整河西村路灯,重新架设了线路和灯架;完成尤区村岗头村水泥路浇制和村西路进出通道的驳坡和路面的加宽。
今年,颜村的健身广场已经完成;颜村通阮甲村道路建设、尤区通河西村的道路加宽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同心工程’之于丁庄,既有每年二十多万资金的‘输血’支持,更有从未间断过的各方倾力的‘造血’支持。”杭和秀说,如今“同心工程”丁庄实验区的“五年计划”已经临近尾声,丁庄的变化已是翻天覆地,而下一个五年、十年,所有丁庄人都翘首以盼!